应对候鸟“捕鱼季” 需多措并举守护“人鸟和谐”

作者:李亚成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5-02-18 15:26:46

  冬春时节,洪泽湖区迎来约30万只越冬候鸟,构成壮观的生态画卷。今天在洪泽湖养殖网围区,数百只野生鸬鹚集群捕食,对养殖户投放的水产种苗造成威胁。当前正值春季鱼苗放养关键期,如何平衡候鸟保护与渔业生产,成为湖区养殖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。

  鸬鹚,俗称“鱼鹰”,是典型的食鱼性鸟类,擅长潜水捕鱼,群体活动习性显著。据悉,单只成年鸬鹚每日摄食量可达1斤左右,且偏好捕食规格较小的鱼苗。其集群行动特性使得短时间内可对养殖塘口造成较大损失,尤其对高密度养殖区域影响突出。

  为减少鸬鹚等鸟类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影响,建议养殖户采取以下措施:

       一是物理隔离防护。在网围区上方加装防护网或反光条,利用鸟类避光特性形成屏障;设置浮式拦护网,阻挡鸬鹚潜水进入养殖区。  

  二是声光威慑技术。安装智能驱鸟器,通过间歇性声波、闪光干扰鸟类活动;在塘口周边布置风力驱鸟装置,利用自然风力驱动反光片产生动态威慑。  

  三是生态友好管理。调整鱼苗投放时间,避开鸬鹚晨昏活跃高峰期;在塘口内设置小网围放养鱼苗,小网围外水面作为防鸟“缓冲带”。  

  四是人工协同巡护。组织养殖户成立巡逻队,采用非伤害性方式驱赶鸟群;运用视频监控开展智能监测,实时预警鸟类聚集动态。

  洪泽湖作为东亚-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节点,其生态价值与渔业经济需统筹兼顾。“既不能让候鸟饿肚子,也不能让养殖户白流”,要通过科技赋能与养殖区塘口协作共管,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,切实践行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生态文明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