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洪泽湖大闸蟹”来了!

作者:陈林、张玉斌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5-10-11 14:30:05

   国庆中秋喜相逢,正是螃蟹“横行”时。当前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虽未大规模上市,却已悄然成为了消费者的“宠儿”。据统计,国庆中秋前夕,江苏省洪泽湖渔业协会授权的27家企业和门店,已预售成品蟹约1000吨,价值近亿元。“洪泽湖大闸蟹”走俏市场并非偶然,实为“滋味”“趣味”“品味”三种魅力的共同绽放。

有滋味,“生态蟹”撩动味蕾

 “洪泽湖大闸蟹”乃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,“种质优良”是其天然优势。“洪泽湖大闸蟹”不仅外观上个大、体肥、匡实,更得益于洪泽湖自古以来就是大闸蟹的天然大牧场,优美的生态、流动的水体、适宜的水深、丰富的资源,为大闸蟹的繁育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

   同时,“培育精细”也进一步提升了“洪泽湖大闸蟹”的口感。洪泽湖渔政部门不仅汇聚专家学者组建“蟹博士”志愿者服务队,常态化开展“送科技下乡”活动;更打造集智能监测、气象预警、物联网平台于一体的智慧渔业系统。渔民通过手机即可远程掌控塘口水质、温度、溶氧等动态,及时实施调控,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养殖可控性。此外,1家品牌授权企业率先通过全球水产养殖联盟的BAP国际认证,彰显国际化水准。

“由于种好、环境好,加上养殖时尽心尽力,我们生产出来的‘洪泽湖大闸蟹’,个个青壳白肚、金爪黄毛、螯肥肉香,在国内各类评比中多次被评为“最佳口感奖”“最佳种质奖”,堪称‘蟹中极品’,吃过的人都说好! ”洪泽湖渔民段小兵高兴的说。

有趣味,“好斗蟹”勇拓市场

“好斗”是“洪泽湖大闸蟹”又一与生俱来的秉性。比活力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的“蟹王蟹后大赛”中摘得桂冠;比内销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产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;比出口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出口量连续15年位居全省同类产品第一,不仅长期供应港、澳、台地区,还远销韩国、日本、阿联酋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。

然而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绝非只是逞“匹蟹之勇”的“愣头青”,寻求合作、追求共赢也是其发展壮大的“大智慧”。今年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积极探寻“品牌共建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”新型商业模式,与远隔千里的青海“祁连藏羊”跨界打造“‘蟹羊联姻’特色IP”,有力带动了渔民和牧民的增收。

围绕“洪泽湖大闸蟹”,沿湖已形成加工、餐饮、物流、休闲、旅游等配套集群,多家知名电商踊跃加盟,呈现“众星捧月”的发展格局。通过持续创新产销对接、品牌推广、矩阵打造等路径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品牌价值跃升至180.26亿元,2024年销售量达2.3万吨,年交易额达30亿元,养殖户均收入达20万元,被誉为渔民增收致富的“金元宝”。

有品味,“蟹文化”源远流长

自隋唐始就为朝廷的“贡蟹”,至建国初直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待外宾,再到如今洪泽湖畔的泗洪县和洪泽县分别被冠以“中国螃蟹之乡”和“中国蟹都”的美誉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出独具特色的“蟹文化”。

“西来新味饶乡思,淮蟹湖鱼几日回。”这是文献中最早对“淮蟹”(即“洪泽湖大闸蟹”)的记述与吟咏,也是北宋淮安籍诗人张耒通过“淮蟹”表达思乡之情。事实上,自从南宋高似孙在其蟹学专著《蟹略》中专门开列“淮蟹”条目之后,历代文人墨客寄情于物,留下无数“识蟹”“咏蟹”“食蟹”的千秋诗文。

    如今,围绕“洪泽湖大闸蟹”文化,沿湖各级政府创意解码“蟹故事”,设计洪泽湖大闸蟹卡通形象和表情包,推出“蟹主题”研学游,举办摄影、绘画、短视频大赛,开发手伴、礼盒等文创产品,制作《洪泽湖鲜天下》宣传片和“庄稳说大闸蟹”脱口秀,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品牌故事300余条,播放量超千万次,“洪泽湖大闸蟹”实现了由“深藏闺中无人问”到“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华丽转变。